解放 会员
帖子数 : 678 积分 : 892 威望 : 0 注册日期 : 11-02-23
| 主题: 马本斋抗日的故事 周四 17 三月 2011, 8:22 pm | |
| 马本斋抗日的故事 | | 新华网河北频道 ( 2005-09-05 17:15:01 ) 稿件来源: 河北工人报 | | 马本斋的叔伯弟弟马守富向记者介绍二哥抗战经历 日前,记者驱车来到沧州献县本斋村,宁静的村子正沐浴在淅沥的雨中,万物仿佛正痛快地吮吸着天降的甘露,然而雨中悲情,又不得不让它们回想60余年前曾经战火纷飞的年代,回想起令每一寸土地而骄傲的名字──马本斋。 正当记者留恋这雨中红色圣地特有的景色时,突然间一名身骑高头战马,头戴军帽,穿着八路军装,颈挎望远镜,正高眺远方的指挥官出现在记者眼前。骏马高抬右前蹄正欲腾空跃起,指挥官手勒缰绳,稳坐其上,此人正是回族抗日名将马本斋。这尊活灵活现的雕像,真实再现了抗日时期马本斋作战杀敌的雄姿。 当地都为马本斋而自豪 “我管马本斋叫二哥。”如今负责看管马本斋纪念馆的马守富告诉记者。“我是马本斋的叔伯兄弟。60余年前我二哥就是从现在这个本斋村(时叫东辛庄)成立了第一支回民义勇军,当时他领导的队伍屡建战功,成为令鬼子闻风丧胆的抗日队伍,马本斋这个名字也响彻了中华大地,他们被称为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如今人们都来祭奠他,我们也为此感到自豪。”说着马守富欣慰的笑了。 “记得当年高纪庄战役时,回民支队被日军包围。当时我的爷爷也在马本斋的部队里,他那时正是借助马本斋那匹灵马的尾巴突围出来的。那时候马本斋让他紧抓马尾,他只听见耳边风声作响,战马飞一样突出了重围,爷爷也没受伤,很是神奇。”马本斋纪念馆馆长哈光杰也怀着崇敬的心情向记者介绍。 旧军队救国无望团长解甲归田 “马本斋起初以为,只要手里有了枪,就不会遭坏人欺负,为此他在流浪中参加了张作霖的奉军,由于他在军队中训练刻苦并粗通文墨,很快被提升到了排长。”马守富说这是马本斋早期的想法。 1922年,马本斋又被送到“东北讲武堂”学习,在那里受到了残酷的军事训练,同时,也掌握了较为系统的军事知识,当他回到部队,恰逢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他被任命为担负后勤运输的“杠字营”营长。在一次战斗中,他运用强攻和奇袭相结合的战术,取得了胜利,被任命为21师第四团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而蒋介石命令东北军不抵抗,一枪未发撤到关内。“当时,马本斋闻讯满腔怒火,义愤填膺,当即向上司请战,遭到了上司蛮横训斥。他当时感慨万千,遂作了赋言诗:风云多变山河愁,雁叫霜天又一秋。男儿空有凌云志,不尽苍江付东流。”1932年马本斋毅然弃官离职,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待机寻找救国出路。 日军进犯华北杀出了回民义勇军 “1937年9月后,日军控制了子牙河、滏阳河水路。为确保天津──衡水这条水上交通命脉,日军对子牙河沿岸村庄频频进行袭扰。鬼子多次闯进东辛庄杀人、放火,抢走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和牛羊,还多次在清真寺前对回族同胞进行侮辱。仇恨的烈火在大伙心中燃烧。”1938年1月马本斋联络本村回族青年60余人,组织起回民抗日义勇队。此后,河间、献县一带的回民也加入了这支队伍。马本斋率领这支回族抗日武装,手持大刀、长矛、土枪在子牙河畔狙击敌人,保卫家乡。马本斋的母亲、妻子也组织起30多名妇女为队伍做饭、送水、洗衣裳,全力支持本斋的抗战事业。 1938年3月,马本斋的回民抗日义勇队正式并入河北游击军回民干部教导队,马本斋任队长。不久,河北安平县一带的回民干部教导队也并了进来,8月统编为冀中军区回民干部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1939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冀中回民干部教导总队经批准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由马本斋任司令员。 康庄围点打援借机巧端榆科据点 “1939年底,衡水一带日军依托衡水、深县等大据点,强征民夫抢修石(家庄)德( 州)路,企图打开津浦、平汉两大铁路干线之间的通道,还经常出来扫荡石德路沿线村庄,气焰十分嚣张。1940年2月初,冀中军区命令回民支队赴深南地区活动,摸清敌人活动规律后,马本斋决定在康庄来一个‘引蛇出洞,围点打援’。”说到这里马守富神秘地一笑。 5月29日深夜,马本斋等人率主力部队悄悄进入康庄及附近的邢家村设伏,七中队及衡水县游击大队则隐蔽于安家村据点附近的麦田里,次日拂晓佯装攻打该据点。“30日凌晨,佯攻部队按时打响。待安家村之敌向衡水紧急求援后,马本斋即命令割断敌人的电话线。上午八时左右,一贯骄横的衡水日军在大队伪军配合下携带加农炮、九二式重机枪杀气腾腾地向安家村赶来。当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后,指挥员一声令下,霎时伏兵四起,杀声震天。”仅40分钟,敌军全部被歼,缴获加农炮1门,轻、重机枪3挺,掷弹筒两个,步枪150余支,子弹万余发,军衣、军毯等军用物资一部。俘伪军50余人,其余100余日伪军全部被击毙。 “更绝的是,马本斋命部下把敌人的衣服和鞋子取下。原来他们得到我侦察和敌工人员可靠情报说,6月初深县城内有70多名日军要去榆科。因为深县榆科村是敌人一个重要据点,对我抗日军民活动有很大威胁。马本斋觉得这是一个巧取的良机。”马守富接着讲到。6月7日由他的三弟和骑兵连指导员任振宇带领70名队员化装成日军大摇大摆地抢先赶到了榆科据点。“伪军们见‘皇军’驾到,立即毕恭毕敬地列队迎接。回民支队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据点,当场击毙企图顽抗的20多名伪军,其余的见大势已去便乖乖地当了俘虏,缴枪30余支,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影响,敌伪军终日惶恐不安,全区军民拍手称快。” 高纪庄血战突围 “回民支队建立以来打得最艰苦最惨烈的一仗莫过于高纪庄突围了。当时支队减员368人,包括许多领导骨干在内的200人壮烈殉国。”马守富说到这些数字时,语气一下子低沉下来。 “1942年5月下旬,日军突然集中5万兵力,800辆汽车,企图一举消灭在冀中坚持战斗的回民支队。冀中军区急电支队离开这一地区。由于马本斋不忍放弃艰苦创建的冀中根据地,想观察一下敌情变化再决定转移部署。哪知6月1日,河间、献县、交河、阜城、东光的敌人蜂拥而至,部队陷入敌人重兵包围之中。”据马守富说,“当时马本斋判断,敌人虽然已完成了战役包围,但具体情况还没搞清楚,随即他派出几只精干侦查分队了解敌情,并计划让部队向阜东千顷洼丛林隐蔽。” 哪知到达目的地后,才发现大片丛林已被敌人强制砍伐,部队难以隐蔽。马本斋命令部队立即进入附近的高庄、纪庄两个小村子。司令部设在高庄村北的小场屋内,战士们整装待命。马本斋根据侦察员报告临危不惧,严令部队隐蔽,只要不被发现,即使敌人擦肩而过也不可开枪。 拂晓,“敌人估计我军早已东撤,遂不加搜索,急急东进。天亮前,敌主力已离开高、纪庄二十余里。马本斋当机立断,率部向西突围。为不惊动远处的敌人,一大队三中队首先与日军后卫搜索分队展开肉搏战,将14个敌人刺死13个。由于逃敌开枪,惊动了运动的大队日军。日、伪军迅速在距纪庄50米、100米、150米处设下三道防线,用密集火力封锁向西突围路线。”一时间杀声震天,血光四溅。 随后,敌人抢占了村西北的沙岗和高家坟等制高点,用机枪疯狂扫射,司令部机关和剧社文职人员多,战斗力差,伤亡甚为惨重。马本斋遂命令二大队掩护机关突围。回民支队主力在五中队掩护下突破了敌人的几道封锁线,但五中队参加阻击战的60余名战士只有12人生还。鲜血染红了高家坟和周围的沙岗。“在这次战斗中,日伪军投入兵力15000人,被歼300余人(死尸装了8汽车),而我方兵力也损失惨重,三个大队减员成了两个。”马守富补充说。 恶病发作英雄殒命终生遗憾 “二哥最大的心愿就是到延安见毛主席,1944年他接到奔赴延安的命令时彻夜难眠,然而这个愿望却最终没能实现。”马守富说着有些伤感。 1944年,***反动派掀起第三次***高潮,蒋介石命胡宗南纠集了十几万军队进攻延安。1944年1月,***命令杨得志司令员率领包括回民支队在内的冀鲁豫军区主力开赴陕北,当时马本斋接到命令后,心潮激荡,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延安。“就在这时他突然感到颈后钻心剧痛,原来早在八公桥战役前,马本斋颈后就生了毒疮,由于战斗频繁,缺医少药,根本顾不上治疗,这次病情恶化,加之肺炎感染引发了高烧不退,很快处于昏迷之中,虽经军区后方医院抢救,最终未能挽回他的生命,留下了终生遗憾。” 当时延安方面对马本斋去世极为重视,2月17日马本斋的追悼大会在清真寺举行。多位中央领导题挽致哀。***主席献以“马本斋同志不死”挽词,朱德总司令则以“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加以称赞。同年冬,冀中八分区行政公署将马本斋的诞生地东辛庄更名为本斋村,其后献县人民政府又设立了本斋回族乡。 当记者走出纪念馆时,刚才还蒙蒙细雨的天骤然放晴了,蓝天从云海中显现出来,火热的太阳也正欲跳出,此刻云层变得格外鲜亮。矗立在天地间的马本斋雕像也愈加雄伟。 | <TABLE style="MARGIN-TOP: 14px" border=0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3 width=400 align=left>
<TR> <td bgColor=#ffffff> http://www.he.xin***.com/news/2005-09/05/content_5056289.htm
</TD></TR></TABLE> |
|
|